交流互动

解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

发布者:外国语学院发布时间:2008-01-03浏览次数:1303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 夏纪梅 
一、引言
    2004年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要求》)。这既是教育部“高等教育质量工程”项目的成果,也是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要贯彻实施这个新的课程要求,需要明确课程性质和培养目标,处理好三种关系,实现四种转变,保证评估的五种功能,真正体现新的历史时期外语教育朝着个性化和自主性方向健康发展。
二、明确课程性质与培养目标
    《要求》将大学英语课程定性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这一重要课程的培养目标涵盖了四个方面:英语语言知识、英语综合应用技能特别是听说技能、英语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样的课程性质和培养目标凸显出现代高等教育和外语教育的理念与发展方向,是对曾经不适应现代教育原则和现代社会需求的教学弊端的纠正。大学外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重教轻学、重知识轻能力、重语言轻文化、重输人轻输出、重笔语轻口语、重讲授轻交际、重结果轻过程等倾向有碍于教学效果,不利于人才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由此引发了课程设置与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测试评估标准与方法等系列或系统的改革。围绕课程性质和培养目标的改革主要涉及高等教育和外语教育的质量观,例如:对素质教育的定义、对外语能力的界定、对大学阶段外语教学质量的评定、对大学生外语学习角色和大学外语教师的作用的认定、对外语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等,都是学术性很强的观念命题。
三、适当处理三种关系
    要达到《要求》所制定的四项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以及教学模式上要处理好三种关系:
1) 打好语言基础与培养综合应用能力的关系,也可以视为基础必修课和分类选修课的关系。笔者认为,大学阶段的外语基础课在内容、方法和模式上都应当与中学阶段形成衔接性和阶梯性,避免重复性和雷同性。此外,不宜将语言基础与语言应用对立起来,那些认为“只有打好基础才谈得上应用”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现代外语教育理论提倡“在干中学习和应用(1earning by doing)”、“在交际中学交际(1earning to communicate by communicating)”、“学应用(use)比学用法(usage)更有效”等原则尤其适合大学阶段的学习,因为中学阶段的输入和基础已经足够输出和应用,只是水平和程度不同而已。至于应以什么标准来评价“打好了基础”更是极有争议的问题。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强求学生“听、说、读、写”全面达标才允许选修分类课程?为什么不可以让学生一开始就个性化选择和发展各自的兴趣点或强项?为什么不可以让学生在运用中打基础或巩固基础?
    2) 培养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强调听说能力的关系。依据语言习得理论,在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语言技能当中,听说领先是符合母语习得规律的。外语学习尽管也从语音开始,但习得环境制约或滞后了听说技能的发展。正视了这一点,当外语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和相当的积累,强化听说能力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可以做到。特别是在我国,外语听说技能的培养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需要、人才的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怎样强调也不过分。问题是,综合应用能力涵盖听说能力,但听说能力不能反映综合应用能力。在大学阶段,千万不能用一般的听说能力取代高水平的读写能力。前者属于人的日常交际能力,后者反映人才的学术和文化水平。只有把听说训练放在综合应用这个水平上,保证读写不脱离听说,听说不脱离读写,以读写助听说,以听说促读写,才是在培养综合应用能力的过程中强调听说能力的最佳结果,最终达到真正意义的提高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目标。
3) 基于网络的人机教学和基于课堂的人际教学关系。借助先进的网络教育技术,一方面可以尽情开发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可以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这是新世纪大学外语教学的出路。基于网络的课程在信息的呈现、媒体的利用、学习的自主性、练习的反馈性、教学管理的追踪和测评等方面都比人际教学有明显的优势。需要注意防止的是网络人机与课堂人际教学界限不分明或优势不互补的现象。例如,网络课程不能变成书本搬家,不能因缺乏教学设计、软件设计、艺术设计而使浏览教学课件跟阅读教材或在课室听教师讲授教材无本质上区别。同时,课堂教学也不能照旧以讲授为主,缺乏交际环境和活动,把网络机器可以做的事情在课堂上重复进行,以至失去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际化教学的意义。事实上,两种教学模式除了教学目标是相同之外,在教学环境、途径、方式、方法、内容、器具、关系、角色、任务、意义等等方面都有着本质区别。两者优势若利用发挥不够或不当的话,不但失去网络课程的特点,就连课堂教学的优势也丧失殆尽。这是有效地把人、书、机、网有机结合的教学新途径的改革关键之处。
四、努力实现四种转变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需要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
    1) 转变教育观念,主要指质量观、教学观和学生观。《要求》强调大学英语课程的培养目标含知识、技能、文化和交际,即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并以高等教育人才的素质为最终目标。外语的综合应用能力其实就是人才的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语能力的界定不外乎满足交流的需要、工作的需要和学习的需要。因此,国际交流、工作职场、学习研究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就是我们需要具体实现的教学目标。问题是,如何培养学生这些能力帮助他们达标?这涉及教学观问题。什么是“有效的外语学习”?现代外语教育提倡采用“交际法”、“合作法”、
“任务法”、“角色法”、“情景法”、“过程法”、“体验法”、“行为法”、“案例法”等方法的实质都是“在干中学习”,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动机、智力、经验、情感、已有的知识和思维潜力,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培养“交流沟通,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内在学习机制,营造主动学习和真实交际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当学生能够用语言“做事”时,他们在人际沟通中感到愉悦,在完成任务中获得满足,在解决问题中受到鼓舞,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动机和提高学习效益。以上提到的方法的目的和效果涉及学生观:学生是“人”、“人才”和“人力资源”而不是“知识的容器”或“考试的机器”。在这样的观念指导下,教学行为自然不会再是灌输型和“做题”式的。
    2) 转变教师角色。新的教学质量观和人才观要求教师的角色从主讲课文转变为主持课程,从讲授语言知识转变为组织交际活动,从照本宣科念教材转变为设计和创作个性化教案,从疲于辅导应试转变为精于应用指导,从单纯语言教师转变为语言文化专家。
3) 转变学习方法。网络与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必然积极地迫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驱动学习,变依赖学习为自主学习,变独自学习为合作学习。网络世界的无限空间,网络学习的无限时间和地点,课堂人际的互动交流,都将彻底改变学生传统刻板的按部就班上课、看黑板、听讲解、记笔记、做练习、读课文、听录音、考试卷等学习行为,真正朝着个性化自主性方向“为自己”学习。
4) 转变管理体制。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手段和模式的改变对教学管理在排课方式、成绩记录、学分计法、考勤登记等环节上提出了全新的变革要求。如果这些方面一成不变或没有相应合理的变革措施,将直接阻碍或影响教学改革的效果。
五、充分发挥五种评估功能
    《要求》指出“教学评估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它具有以下五种功能:对教师而言,教学评估是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依据;对管理部门而言,教学评估是改进教学管理的依据;特别对学生而言,教学评估是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率的手段。显然,五种功能当中三种直接针对学生,归根结底五种功能都对学生有利,体现了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育原则。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领域偏重终结性评估,忽略形成性评估。本次《要求》不但全面介绍了两种评估类型,而且将形成性评估摆在终结性评估之前。不仅如此,《要求》还对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分别附上“学生英语能力自评/互评表”,供形成性评估参考应用。事实证明,形成性评估比终结性评估所产生的效益和影响重要得多。重视形成性评估是现代教育认为“学会怎样学习”比“学到现成知识”更重要而注重优化学习过程的观念产物。形成性评估真正有利于以评促学、促教、促管理、促成果、促质量、促效益,因为这种“评估/评价”是随时随地随人进行的,是不断进行的,是由自己和他人相互进行的,是有具体标准和目标的,是多种形式的,包括课堂观察、教师反省、学生反馈、目标描述、调查访问等。所收集的信息或数据能够切实帮助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及时具体改进薄弱环节,因此是评估的真正意义所在。
六、结语
    理智地学习并科学地领会《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是对其全面地贯彻并有效地实施的前提。学习、领会、贯彻和实施《要求》的过程,也是实地开展外语教育科学的学习、研究、试验、实践和改革创新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是最终目标和努力方向。我们要为此做出一切可行的努力。口
 
 
提要:本文以现代高等教育和外语教育的理念原则为依据,就2004年教育部正式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提出的课程性质、培养目标、课程要求、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评估这几个主要方向性问题阐述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领域在《要求》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或防止的可能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要求;培养目标;实施过程
Abstract:This paper presents the writer's interpretation of the new syllabus of the college English course publish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2004) in terms of the modern higher education and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concepts.It focuses on the course objectives,requirements,approaches and evaluation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n the possible issues in practice.
Key words:college English;course syllabus;objectives;implementation
作者:夏纪梅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  510275
外语界2005年第2期(总第106期) (p12-14)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4-5112(2005)02-0012-03

版权所有 © 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04-2023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上海路101号 邮编:221116